close
A Qustion of Arab unity- Why Unity? 為半島電視台的製作,總共分為九集,每集約十分鐘。筆者試圖摘要成中文,若有不慎之處,煩請指導。
阿拉伯世界有22個國家,他們有共同語言、共同的歷史,並且享有共同的命運。但是在尋求統一上,阿拉伯世界呈現對立的方向:過去V.S.現在;世俗V.S.宗教;君主V.S.民主。朝向阿拉伯統一的奮鬥故事與現在中東歷史相隨,帶有衝突的意識型態:革命、叛亂、背叛與戰爭。在現實與追求統一之間,阿拉伯人能跨越障礙嗎?
阿拉伯世界有22個國家,他們有共同語言、共同的歷史,並且享有共同的命運。但是在尋求統一上,阿拉伯世界呈現對立的方向:過去V.S.現在;世俗V.S.宗教;君主V.S.民主。朝向阿拉伯統一的奮鬥故事與現在中東歷史相隨,帶有衝突的意識型態:革命、叛亂、背叛與戰爭。在現實與追求統一之間,阿拉伯人能跨越障礙嗎?
阿拉伯世界地理範圍極大,跨越非洲與亞洲兩大洲。在傳統上,沙漠中的阿拉伯人與約旦與伊拉克的阿拉伯人逐水而居的生活比較,有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態。儘管有所不同,他們仍有三個共同點:他們都說阿拉伯文、95%是穆斯林、以不同的方式尋求統一。從19世紀以來,統一阿拉伯世界的概念已經深深的滲入阿拉伯社會。在面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鎮壓下,數以百萬人認為他們是阿拉伯人。之後西方強權以〈賽克斯—皮克協定〉與〈貝爾福宣言〉背叛了阿拉伯人。
尋求阿拉伯世界的統一稱為泛阿拉伯主義、阿拉伯民族主義,這涵蓋兩個基本主題:政治獨立與統一。這種概念在過去阿拉伯歷史可以看到,但誰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有何意涵?
阿拉伯人這個字最早出現在葉門,可追溯至兩千五百年前,原意為貝都因,指過游牧生活的人。七世紀,穆聖歸真後,他的繼承者征服了亞洲、非洲與歐洲三大洲,吸收拜占庭、波斯帝國的文化,並創造了繁榮的文明,但是沒有改變阿拉伯人,並且由伊斯蘭的外貌所展現。
伊斯蘭歷史早期,當伊斯蘭成為阿拉伯人的宗教,產生了阿拉伯人的認同,非阿拉伯人成為次等公民。然而在八世紀,這個認同已經有了轉變,從阿拉伯人的認同轉化為對伊斯蘭的認同。統治集團受到宗教的影響甚於他們的起源。如非阿拉伯人的鄂圖曼土耳其人統治者阿拉伯人達四百多年。阿拉伯主義的理念起源於19世紀中期,作為反對鄂圖曼帝國的象徵。(但續)
註一:〈賽克斯—皮克協定〉:1916年4月,英國與法國訂立瓜分阿拉伯世界的秘密協定〈賽克斯—皮克協定〉。英法協議在鄂圖曼帝國瓦解後,英國掌有巴勒斯坦到波斯灣沿岸;法國則得到敘利亞、黎巴嫩等地。〈賽克斯—皮克協定〉對中東政治版圖產生極大的影響。
註二:〈貝爾福宣言〉:1917年11月12日,英國外長貝爾福表示支持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這份宣言則成為猶太人日後建國的主要依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