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次大戰:英國與錫安主義
巴勒斯坦抗爭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抵抗的一部份,早先於十九世紀反抗土耳其統治,隨後是英國、法國的殖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巴勒斯坦是個分水嶺,鄂圖曼帝國的瓦解,決定巴勒斯坦未來命運。1915年起,英國與法國政府、阿拉伯領導人(麥加的Sharif Hussein)及英國錫安運動領導(Rothschid)有三項重要的協議,這分別是秘密的Sykes-Picot協議、McMahon-Hussein協議及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這些協議永遠改變了阿拉伯世界(Arab Mashreq)及巴勒斯坦。
1916年五月十六日的Sykes-Picot協議,英國與法國劃分前鄂圖曼土地的勢力範圍(東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由法國管轄;外約旦與伊拉克由英國管轄。巴勒斯坦則是國際化。Sykes-Picot協議違背1915年十月二十四日,英國與Sharif Hussein的協議(McMahon-Hussein協議:內容為若阿拉伯人對抗鄂圖曼政府,英國將準備承認及支持阿拉伯人獨立)。阿拉伯人視此協議為團結阿拉伯王國的基礎。
1917年十一月二日,英國外長貝爾福寫信給猶太復國主義領袖Rothschid,信中表示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有一個「民族之家」(A National Home for Jewish people)。
上述這些矛盾的協議在1918年十一月七日英法宣言(Anglo-French Declaration)更加複雜化,因為英法宣言呼籲「使阿拉伯人解放在土耳其人長期壓迫之下,並由當地人民自由選出代表,建立民族政府與行政機構。」
下面將介紹猶太復國運動。1897年世界錫安組織(World Zionist Organization, WZO)成立,這是錫安運動的主要政治機構。WZO宣稱其計畫是在巴勒斯坦為建立猶太家園,並制訂相關計畫。WZO需要英國的支持,以在巴勒斯坦達成計畫。
英國軍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
1917年十二月,英國為了對抗鄂圖曼帝國(因加入德國一方),首次控制巴勒斯坦。英國在巴勒斯坦建立軍事行政機構,稱為「Occupied Enemy Territory Administration, OETA」。英國的OETA持續三十個月,直到1920年由人民行政機關取代。
協約國在義大利的San Remo會議中,決定東阿拉伯世界的命運。這個會議與美國總統威爾遜宣稱的民族自決原則相違背。
巴勒斯坦委任統治 1920-1948
在英國與法國強而有力的影響下,國聯建立委任體系,並同意英國委任統治巴勒斯坦。英國委任統治從1922年到1948年。作者認為委任統治協議偏袒錫安主義
甚於巴勒斯坦人民自決。
甚於巴勒斯坦人民自決。
巴勒斯坦委任統治的獨特性
巴勒斯坦是國聯建立的委任統治中,最獨特的例子。因為英國鼓勵歐洲猶太人依據貝爾福宣言移民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是個物資缺乏的地區,英國在巴勒斯坦的主要利益是戰略考量,做為英國戰略緩衝地帶,成為印度、埃及、蘇伊士運河的前線,也是伊拉克油田輸入終點。
在巴勒斯坦執行錫安計畫
作者評論錫安計畫是充滿斷裂、矛盾性且與巴勒斯坦人民、英國委任統治者衝突,但最後的結果對於猶太人是成功的。作者在這一部份將分析錫安主義的性質、猶太人移入時間等等。
移入及人口統計的轉變
1882年巴勒斯坦的猶太社群(yishuv)很小,巴勒斯坦五十萬人口大約佔兩萬四千名。1882年起,有幾波猶太移民潮。第一波,從1882年到1903年,大約兩萬五千名猶太人,大部分來自俄羅斯。第二波是1904-1914年,從東歐來的猶太人大約有三萬五千名。1914年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量達到八萬五千名。1922年人口調查,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佔百分之八十九,而猶太人佔百分之十一。第三波從1919到1923年,約三萬五千名猶太人,主要來自俄羅斯。然而第四波從1924-1931年,移民人數增加到八萬五千名(大部分來自波蘭的中產階級)。儘管這段時間移民人數激增,不過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比例只有些微的變動。
1931年英國人口調查,巴勒斯坦共有一百零四萬人,百分之八十四為阿拉伯人,猶太人佔百分之十六。第五波移民潮1932-1938年,移民人數接近二十萬,這是因納粹的興起之故。猶太人在1936年在巴勒斯坦人口比例佔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八,三十七萬人。1931年到1936年間,猶太人口急速增加十二個百分點。短短五年間劇烈的改變,被學者認為是1936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叛亂的一個重要理由。
1936-1939年巴勒斯坦叛亂,英國限制猶太移民人數(未來五年,七萬五千名)。1947年末,巴勒斯坦委任統治政府估計巴勒斯坦總人口有一百九十萬,猶太人佔百分之三十一。百分之八十五的猶太人居住在三個主要城市:Jaffa-Tel Aviv、耶路撒冷與海法(Haifa)。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