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真主黨綁架以色列軍人,導致以色列連番轟炸黎巴嫩,讓人不禁想起1982年黎巴嫩遭以色列侵略的歷史事件。其實早在以色列入侵以前,黎巴嫩本身因為PLO之關係,打破內部政治派系的平衡,在1975年即爆發內戰,連帶敘利亞也派兵介入,直到2005年一月因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遭到暗殺,敘利亞受至國際社會壓力,而結束在黎巴嫩長達二十九年的駐軍。本文將探討的題目是〈黎巴嫩與敘利亞雙邊關係之研究:以1975年敘利亞介入黎巴嫩內戰為例〉,這篇是我研一下學期的報告,敬請各位網友指正。」
一、前言
2005年二月十四日,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Hariri)的座車經過貝魯特時,突然炸彈引爆,包含哈里里等十六人死於這次的暗殺事件 。哈里里的暗殺引發黎巴嫩國內教派間的緊張,國際社會將暗殺的主謀歸咎於敘利亞當局,黎巴嫩國內並發生大規模的示威,要求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在美國與法國的壓力之下,敘利亞最終同意遵照聯合國安理會1559決議案,在四月底完成撤出黎巴嫩的任務,結束敘利亞在黎巴嫩駐軍二十九年的歷史 。
敘利亞駐軍黎巴嫩源於1975年黎巴嫩內戰,1976年敘利亞派軍干預黎巴嫩政情,之後並由阿拉伯聯盟授權下,敘利亞軍隊正式駐軍黎巴嫩。
敘利亞與黎巴嫩在二次大戰後,脫離法國的委任統治,成為兩個獨立的國家。然而敘利亞不願與黎巴嫩建立任何外交關係,且在埃及總統納瑟的泛阿拉伯主義號召之下,黎巴嫩的遜尼派穆斯林與敘利亞當局建立良好關係,挑戰黎巴嫩基督徒政治優勢地位。黎巴嫩政治的分歧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敘利亞的支持下,催化黎巴嫩教派間的對立,導致黎巴嫩長達十幾年的內戰局勢。
本文將以1975年黎巴嫩內戰為主軸,嘗試分析探討敘利亞與黎巴嫩之間的雙邊關係,在黎巴嫩教派的對立之下,敘利亞所扮演角色為何,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對黎巴嫩造成何種影響,使敘利亞由不干涉的立場逐漸轉變為直接軍事介入黎巴嫩,開啟敘利亞駐軍黎巴嫩長達二十九年的日子。
二、人為成形的國家
敘利亞與黎巴嫩在一次世界大戰前是屬於鄂圖曼帝國的管轄範圍,1916年法國與英國訂定的Syke-Picot協定,秘密瓜分中東。一次大戰結束後,鄂圖曼帝國瓦解,1920年在義大利的San Remo會議中,英國委任統治巴勒斯坦、外約旦。法國則委任統治黎巴嫩與敘利亞 。
1920年大黎巴嫩由法國將軍Henri Gouraud宣佈成立,他是法國委任統治的第一位行政長官。大黎巴嫩地區包含黎巴嫩山區、貝魯特沿岸城市及Sidon等地 。黎巴嫩地區的擴大,使黎巴嫩的人口從四十萬增加到六十萬,且馬龍教派仍是黎巴嫩內最大的派系,基督教徒佔大黎巴嫩人口多數。大黎巴嫩最主要的受益者為馬龍教派,他們認為法國的委任統治是對馬龍教派的保護,在大黎巴嫩的建立之下,馬龍教派的地位將更為安全 。
然而大黎巴嫩的建立使敘利亞民族主義者感到憤慨。敘利亞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早期最重要的典型,在十九世紀晚期形成。敘利亞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反對敘利亞的分裂。法國則不願意支持敘利亞的統一,並實行分而自治計畫,阻擾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進展 。
1940年二次大戰期間,法國遭納粹佔領,維奇(Vichy)政府成立。1941年六月八日,英國軍隊隨同自由法國(Free French)及阿拉伯軍團進入敘利亞,與維奇政府進行十九天的戰鬥,最後敘利亞被自由法國所接管 。英法聯軍攻佔敘、黎兩地後,自由法國立即接掌委任統治 。1941年晚期,法國高級委員會終止敘利亞和黎巴嫩憲法。法國拒絕黎巴嫩的要求,黎巴嫩的議會議員則不經法國同意修改憲法,法國於是逮捕總統和大部分內閣,解散國會並暫停憲法。這項行為激怒黎巴嫩每個教派,並團結一致對付法國,發生全國性的罷工與暴動,迫使法國改變決定,並在之後准許將權力轉移到敘利亞和黎巴嫩 。
1945年三月二十二日敘利亞已成為阿拉伯聯盟(Arab Leadue)的創始會員國,同年四月十二日,敘黎兩國已加入聯合國,等於國際社會承認法國委任統治的結束。在聯合國的壓力下,法國於1946年四月、十二月分別從敘利亞與黎巴嫩撤軍,兩國才真正完成獨立 。
三、黎巴嫩教派背景
黎巴嫩沒有單一社群佔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根據1932年黎巴嫩的人口調查,馬龍教派是單一最大社群,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九。穆斯林分別為遜尼派佔百分之二十二、什業派派百分之二十 。
黎巴嫩基督徒大體上分為三大教派:馬龍教派(Maronite)、羅馬天主教(Roman Catholic)和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黎巴嫩基督徒最顯著的特性是他們認知自己與西方關係密切,如馬龍教派徹底拒絕包含在阿拉伯世界之中。馬龍教派是黎巴嫩基督徒中政治與經濟上最具支配力的團體,在四世紀時逃離宗教迫害從敘利亞移居至黎巴嫩山區,並在十字軍東征時熱切擁抱西方 。黎巴嫩的穆斯林則以遜尼派(Sunnis)、什業派(Shiite)及德魯茲 (Druze)三派為主。
黎巴嫩獨立之後,1943年為了處理國內複雜的教派問題,由基督徒總統Bishara Khoury及穆斯林總理Riad Solh談判,建立可行的政府取代法國委任統治,這個方案是著名的〈國民協議〉(National Pact)。協議保證基督徒在政府席次具有優勢,並以1932年人口調查為基礎,以基督徒與穆斯林六比五的人口比率作為議會席次、內閣及官僚的分配。在國家首長方面,總統由議會選出且由馬龍教派者出任。總理則由總統指派,固定為遜尼派。議會議長則保留給什業派穆斯林且軍隊指揮官為馬龍教派。雖然這項協議沒有受到黎巴嫩人民的認可,而國民協議卻可以平衡黎巴嫩境內基督徒與穆斯林間的緊張關係 。
黎巴嫩的外交政策方向與宗教教派有關連性。黎巴嫩穆斯林認為他們屬於阿拉伯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然而黎巴嫩基督徒則強調國家特殊地位並注重與西方的連結。當時阿拉伯民族主義勢不可檔,在埃及總統納瑟(Gamal ‘Abd al-Nasir)的號召之下,鼓舞黎巴嫩許多的穆斯林。1958年二月當埃及與敘利亞聯合成立United Arab Republic,更激發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認同,並刺激黎巴嫩穆斯林對基督教支配黎巴嫩政治系統的不滿 。
為了提升阿拉伯統一的議題,納瑟嚴重的威脅馬龍教派、德魯茲及遜尼派在黎巴嫩所達成的權力平衡。突然間,泛阿拉伯主義成為黎巴嫩破碎政治系統的第一個危機。黎巴嫩1957年選舉是第一步升高的危機,最後導致1958年春天爆發的內戰。Chamoun在1952年接任黎巴嫩總統,在他六年任期,Chamoun極端的支持西方並與擁護納瑟阿拉伯民族主義者陷入僵局。1957年Chamoun接受艾森豪主義,美國防禦黎巴嫩對付外在的威脅,然而這外在威脅的目標對準了埃及和敘利亞。於是反對Chamoun的人,包含所有在1957年選舉中被Chamoun擊敗者,加入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並於1958年五月發動罷工。反對Chamoun者訴諸武力,政府隨後展開報復,全國性的暴力因而展開。當暴力事件逐漸上升,Ghamoun請求軍隊指揮官Faud Shihab介入,Shihab拒絕接受,因為軍隊的介入會破壞軍隊的公正。Shihab使軍隊中立化的決策,是在以往黎巴嫩政府中所做最聰明的選擇 。
四、1975年黎巴嫩內戰導火線--巴勒斯坦抵抗運動
黎巴嫩複雜的教派背景使黎巴嫩的政治生態處於一個脆弱的平衡。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立,在黎巴嫩內的巴勒斯坦難民營中具有十足的影響力,並與馬龍教派時常發生衝突,催化黎巴嫩內戰的爆發。
1948年以阿戰爭造成十三萬的巴人湧進黎巴嫩,巴勒斯坦人對黎巴嫩造成不少負擔,百分之九十的巴勒斯坦人是遜尼派穆斯林,他們協助黎巴嫩的遜尼派與基督徒進行政治對抗。黎巴嫩政府害怕巴人在黎巴嫩人數過多,破壞國家人口比率平衡,沒有給予巴人國籍,大部分巴人既不是黎巴嫩的公民也沒有黎巴嫩的護照。巴人的小孩不能進入官方學校,大部分的巴人在黎巴嫩是沒有技能及生活在難民營中 。
1967年六月五日,以色列重創埃及,摧毀納瑟的泛阿拉伯主義理想,但是戰爭卻激發巴勒斯坦人的民族主義且十萬五千名巴人進入黎巴嫩的難民營。1964年的開羅高峰會議,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在阿拉伯聯盟誕生。阿拉法特(Arafat)表示回到家園的唯一方式只有武裝鬥爭。1967年巴勒斯坦游擊隊運動急速成長,黎巴嫩難民營內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年輕人既沒有工作也沒有希望。黎巴嫩過於衰弱與分裂,巴人成功的在黎巴嫩抓握權力,在黎巴嫩國內無政府狀態下建立起自己的世界 。
馬龍教派對巴人既是驚愕又是憤怒,抱怨巴人魯莽的攻擊以色列,遭到以色列回擊黎巴嫩,巴人破壞了〈國民協議〉及黎巴嫩的政治平衡。對於德魯茲派領袖Jumblat認為巴勒斯坦抵抗運動代表左派力量上升,並且全力支持巴人。敘利亞方面,長期對黎巴嫩具有野心,他們支助PLO的另一支Saiqa,使黎巴嫩陷入兩難局面 。
黎巴嫩軍隊過於衰弱,缺乏能力阻止巴勒斯坦游擊隊滲入黎巴嫩境內,在埃及總統納瑟的協調下,1969年十一月三日,巴勒斯坦游擊隊與黎巴嫩政權達成停火協議,稱為〈開羅協議〉,開羅協議定義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在黎巴嫩的地位,要求巴勒斯坦游擊隊與黎巴嫩軍隊協調,尊重黎巴嫩主權完整,巴勒斯坦軍事力量在黎巴嫩合法化,〈開羅協議〉是巴勒斯坦抵抗組織重要的勝利 。
敘利亞在1960年代晚期增加對黎巴嫩的影響力。當黎巴嫩成為游擊隊行動的主要中心時,敘利亞則加強巴勒斯坦團體在黎巴嫩的影響。在軍事上,敘利亞領導人知道黎巴嫩的重要性。敘利亞軍事計畫者強調黎巴嫩對於敘利亞的重要,在黎巴嫩駐軍,敘利亞可以在額外的陣線中對抗以色列,因此敘利亞在黎巴嫩的利益增加。隨者埃及在納瑟過世後,埃及區域領導地位下滑,阿薩德政權於是想取代埃及,作為主要區域中心影響黎巴嫩的遜尼與什業兩派。敘利亞干預黎巴嫩政治顯然是支持巴勒斯坦游擊隊在黎巴嫩的行動。分析家指出敘利亞為了達成區域領導權的野心而影響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抵抗組織 。
1968-69年之間,巴勒斯坦抵抗運動較少依賴敘利亞的贊助,因為它在約旦的東岸(East Bank)有較多活動的空間。然而抵抗運動相信,他們的安全基地仍在敘利亞。敘利亞同時也贊助巴解組織中Sa’iqah在南黎巴嫩的活動,1969年晚期,Sa’iqah是成長最快的游擊隊組織 。
1968年敘利亞當局協助PLO在南黎巴嫩建立突擊隊基地。難民營逐漸成為兵工廠,許多年輕的巴勒斯坦人被訓練成為突擊隊。然而最受游擊隊威脅的是馬龍教派領導者和他們的擁護者。在他們的觀點中,巴勒斯坦游擊隊是個入侵團體,在黎巴嫩沒有合法的地位 。
馬龍教派害怕巴勒斯坦游擊隊在黎巴嫩的力量遽增,以馬龍教派為主的長槍黨(Kata’ib)建立軍事訓練營,回應巴勒斯坦游擊隊可在黎巴嫩自由的活動。1975年初長槍黨成員達到八萬人,黎巴嫩陷入一觸即發的局面,沒人知道戰爭何時會爆發。1975年四月,黎巴嫩爆發內戰,敘利亞很快表示對巴勒斯坦抵抗運動的關切,並在1976年一月決定以非直接的方式介入黎巴嫩 。
五、敘利亞在1975年黎巴嫩內戰扮演的角色
兩項事件標誌者黎巴嫩從和平陷入戰爭狀態,一是黎巴嫩社群間經濟的鬥爭。黎巴嫩政府同意將Sidon地區漁業權給予Chamoun公司以生產蛋白質。這個行為導致黎巴嫩內部混亂、富人與窮人經濟利益衝突。穆斯林政治團體在Sidon街頭示威,抗議政府的處置不當 。最後黎巴嫩內閣,召開緊急會議,Chamoun的蛋白質公司只准許在十八哩沿岸活動,以便不介入小型漁船的作業。漁業爭議被視為黎巴嫩內戰的開端 。
另一項事件是巴勒斯坦抵抗運動與馬龍派長槍黨的衝突,一般認為黎巴嫩內戰是基督徒與巴勒斯坦人緊張的關係所觸發。四月十三日,在’Ayn al-Rammana(貝魯特的郊區)的馬龍教堂外,馬龍教徒造到射擊,造成三人死亡。馬龍教派為了報復,在貝魯特附近埋伏一輛公車載滿了巴人難民。長槍黨與巴人的衝突持續幾週,阿拉法特則強調抵抗組織在黎巴嫩不是政治團體,並不會介入黎巴嫩國內事務。他也盡力保證所有抵抗運動成員遵守〈開羅協議〉。之後幾週,長槍黨與巴勒斯坦人衝突不斷,然而在’Ayn al-Rammana爆發之後,由前總統Sham’un所控制的民兵團體,逐漸援助長槍黨對抗巴勒斯坦抵抗組織 。
早期戰爭是現狀聯盟(status quo coalition)對抗革命聯盟(revolutionary)。現狀聯盟幾乎都是馬龍教派,著名的有黎巴嫩陣線(Lebanese Front)、長槍黨、Tigers、Camille Chamoun的民族解放黨(National Liberation Party)及Suleiman Franjieh的Zghorta Liberation Army。反對聯盟則是左派及大部分為穆斯林,他們決心在黎巴嫩建立新經濟和政治秩序。著名的是民族運動(National Movement),這是個鬆散的組織,由Kamal Jumblatt的進步社會黨(Progressive Socialist Party)、敘利亞國民黨(Syrian National Party)及Independent Nasserites、Amal、Baath Socialist Party等組成 。
黎巴嫩從未在敘利亞國家利益之外,黎巴嫩是敘利亞的前院,1970年阿薩德(Hafiz Assad)掌握敘利亞政權之後,逐漸控制黎巴嫩政局 。
敘利亞介入黎巴嫩分為三個階段。起初是調停階段(1975年四月到十二月),敘利亞主要以非強制、外交的方式影響黎巴嫩。第二階段(1976年一月到三月)是敘利亞命令巴勒斯坦抵抗力量進入黎巴嫩,這是敘利亞非直接的干預。最後則是敘利亞直接的介入黎巴嫩(1976年六月到十月) 。
調停階段(1975年四月到十二月)
1975年九月初,敘利亞介入黎巴嫩使危機升高,黎巴嫩北部和貝魯特爆發大規模衝突。九月十四日,黎巴嫩政府軍隊被指控介入對付在Tripoli的穆斯林政治團體,並殺害十二名人員。九月十七日,長槍黨在貝魯特市中心發動大規模攻擊,首都被轟炸及摧毀,並引起軍隊介入。首都的攻擊持續不斷,馬龍教派民兵加入長槍黨,同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加入以Kamal Jumblatt為首的黎巴嫩國家運動(Lebanese National Movement,簡稱LNM)反對黎巴嫩政府軍隊介入 。
1975年九月二十日,停火協議在貝魯特安排下進行,為了調解黎巴嫩內部衝突,國家對話委員會(Committee for National Dialogue)因而形成。敘利亞大使首先尋求委員會協議,起草工作計畫,定義國家調解的基本原則。整體來說,敘利亞九月協調的結果令人失望,國家對話委員會沒有進展處理黎巴嫩的緊張情勢,因為主要成員缺乏意願作必要的讓步。最後在十一月十一日的第九次會議,委員會會議已經惡化成「聾子的對話」 。
1975年十二月暴力驟升,改變黎巴嫩總統Frananjiyih對敘利亞介入黎巴嫩危機的態度,決定邀請敘利亞到黎巴嫩協助 。黎巴嫩內戰初期,PLO保持不干預黎巴嫩國內事務的姿態並不希望成為衝突的一方。同時段,巴勒斯坦的反對派(Rejectionist)與黎巴嫩國家運動(LNM)並肩作戰。巴勒斯坦人與LNM緊密協調,最終對敘利亞構成威脅。
非直接介入階段(1976年一月到三月)
敘利亞介入黎巴嫩戰爭第二階段是由馬龍教派攻擊難民營所引起並使PLO直接捲入衝突。1976年一月四日,長槍黨圍攻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一月十八日馬龍教派民兵大屠殺Karantina地區的穆斯林,導致一千名穆斯林和巴勒斯坦人死亡。為了回應巴勒斯坦難民營的圍攻,PLO放棄原有不介入內戰的官方立場,阿拉法特宣布抵抗運動將使用武力打破被馬龍教派圍剿的局面。長槍黨攻擊巴勒斯坦難民營使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公開的介入黎巴嫩的爭鬥中 。
當黎巴嫩產生分裂,敘利亞便十分關切黎巴嫩的最新局勢。敘利亞外交部長Khaddam表示黎巴嫩任何的分割將導致敘利亞直接的介入,黎巴嫩是敘利亞的一部份,敘利亞會盡任何努力恢復黎巴嫩的完整。而且Khaddam表示他所指的不只是1920年從敘利亞脫離的黎巴嫩,山區的黎巴嫩(Mountain Lebanon)也包含在內,黎巴嫩將會被統一或交還給敘利亞 。
根據敘利亞資訊部長Ahmad Iskandar Ahmad表示敘利亞的介入黎巴嫩的目標為:1.阻止黎巴嫩分裂。2.在黎巴嫩建立安全區及恢復和平。3.保護巴勒斯坦抵抗運動。4.幫助黎巴嫩兄弟重建和發展他們的國家 。
巴勒斯坦解放軍(PLA)在敘利亞的旗幟之下。大約三千五百名人從敘利亞邊境進入黎巴嫩。敘利亞非直接的介入很快改變敘利亞的軍事平衡,有利於Kamal Jumblatt為首的反建設聯盟。然而Jumblatt對敘利亞的態度逐漸從歡迎轉為矛盾的心理,最後產生敵意。Jumblatt和敘利亞之間不和發生在1976年二月,Jumblatt懷疑敘利亞正準備支持馬龍教派的建設派聯盟 。
1976年三月二十七日,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與Jumblatt開了七小時的會議之後,敘利亞總統對黎巴嫩衝突態度有了轉變。會議之後,阿薩德改變結盟,評估敘利亞利益不再符合Jumblatt的反建設派聯盟。
阿薩德與Jumblatt攤牌之後,Jumblatt譴責敘利亞軍隊在Sa’iqah的巴人解放組織面紗下進入黎巴嫩,並要求敘利亞軍隊立即撤出。在與Jumblatt公開決裂後,敘利亞破壞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和LNM的聯盟。阿拉法特與阿薩德會面後,阿拉法特強調他調停的角色,努力緩和敘利亞和Jumblatt之間的衝突。敘利亞與巴勒斯坦領導人在四月十五日有重要的會議,巴勒斯坦領導人表達對敘利亞外交倡議的支持,並反對黎巴嫩的分割 。
直接介入階段(1976年六月到十月)
一萬兩千名敘利亞軍隊進入黎巴嫩是在1976年六月的第一個禮拜,原因是因為1976年五月,北黎巴嫩兩個馬龍教派的村落遭到黎巴嫩的阿拉伯軍隊攻擊。村落的居民送電報給阿薩德,請求敘利亞的協助。LNM懷疑敘利亞的計畫是攻擊LNM的軍隊及巴勒斯坦抵抗運動,於是LNM與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合作形成聯合軍隊,抵抗敘利亞的入侵 。
敘利亞的攻擊開始於1976年的五月三十一日。阿拉法特指責敘利亞消滅巴勒斯坦抵抗運動。阿薩德則指責巴勒斯坦領導人忘恩負義,聲稱敘利亞進入黎巴嫩首要目的是為了拯救他們。在敘利亞大規模介入黎巴嫩之後,許多阿拉伯國家開始關心巴勒斯坦的命運及黎巴嫩的衝突。1976年六月六日召開阿拉伯部長緊急會議,六月九日阿拉伯聯盟決定建立兩千五百位阿拉伯軍隊,任務是分隔黎巴嫩的戰鬥團體,並取代敘利亞的軍隊及執行停火協議。在停火協議的期限,敘利亞軍隊撤到Biqa’山谷。巴勒斯坦發言人抱怨敘利亞沒有遵照協議,依然在黎巴嫩山區駐軍 。
1976年八月十五日,沙烏地阿拉伯與科威特要求在十月中舉行阿拉伯高峰會議。在阿拉伯高峰會議舉行的前幾天,敘利亞仍在黎巴嫩發動最後懲罰性攻擊 。
阿拉伯高峰會
當阿拉伯高峰會日期將近,敘利亞急切想要排除巴勒斯坦參加。沙烏地阿拉伯在十月十五日要求在首都利雅德舉行迷你高峰會。阿薩德被說服參加,阿拉法特由沙烏地派遣的專機從黎巴嫩而來與會,黎巴嫩總統Sarkis也被邀請,另外還有埃及和科威特的代表。這個論壇制定一連串協議處理黎巴嫩危機,並在十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在開羅的阿聯高峰會議批准 。
利雅德和開羅高峰會的決議案強調兩項中央議題:阿拉伯嚇阻軍(Arab Deterrent Force,簡稱ADF)的形成及恢復黎巴嫩的秩序、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之間的關係架構。阿拉伯聯盟決議案注重未來巴勒斯坦在黎巴嫩的角色,PLO重新尊重黎巴嫩主權並避免介入黎巴嫩的內政 。
事實上,沒有一個黎巴嫩政治人物被邀請到利雅德和開羅,他們認為高峰會決議案是關於巴勒斯坦和敘利亞而非黎巴嫩。起初建設派與反建設派拒絕這個協定並不願與ADF合作。十一月十四日,敘利亞軍隊將他們的安全帽畫為綠色並成為ADF,且黎巴嫩沒有抵抗發生。而反對ADF最激烈的,竟然是原來支持敘利亞的馬龍教派領導者,拒絕敘利亞軍隊出現於馬龍教派的領土 。
敘利亞支配的ADF監督阿拉伯高峰會協定的執行,這表示敘利亞難以被黎巴嫩視為外來的行為者。諷刺的,雖然敘利亞強調阻止黎巴嫩的分割,實際上分割已經發生。東部貝卡(Biqa’)山谷已經在敘利亞有效的控制。基督徒控制黎巴嫩山區、貝魯特和北方沿岸。LNM、穆斯林和巴人控制Tripoli和部分貝魯特、黎巴嫩山區。南黎巴嫩則是政治及行政空白 。
持續十八個月的黎巴嫩內戰暫時停止,內戰對黎巴嫩造成巨大的損失,據統計有六萬人死亡、二十萬人受傷,黎巴嫩的城鎮、工業中心、港口都遭到破壞,黎巴嫩陷於癱瘓 。
六、結論
今年2005年二月,敘利亞受到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的暗殺事件,被迫從黎巴嫩撤軍,結束二十九年駐軍黎巴嫩的日子。1975年的黎巴嫩內戰是敘利亞介入黎巴嫩的開端。保持黎巴嫩的完整性,是敘利亞最重要(vital)的國家利益,為了不使黎巴嫩的任何一派系取得絕對勝利,敘利亞在黎巴嫩派系之間扮演權力平衡者的角色,支持弱方制衡優勢一方。
黎巴嫩從獨立一來,一直保持著脆弱的平衡。建國之初的〈國民協議〉規定依照基督徒與穆斯林的人口比率分配政治席次,然而隨者穆斯林人口比率的增加,〈國民協議〉的規定不再恰當,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黎巴嫩境內活動,使以馬龍教派為首的基督徒感受一股威脅,逐漸衝突漸起,打破黎巴嫩原有平衡,使得敘利亞有藉口得以介入黎巴嫩國內事務。
黎巴嫩內戰最終於1989年結束,在各教派的同意之下,簽署了〈塔伊夫(Ta’if)協議〉,黎巴嫩並與敘利亞建立特殊關係,使敘利亞在黎巴嫩的駐軍合法化,並且兩國在所有的領域中協調與合作。1991年五月二十二日,敘利亞與黎巴嫩簽署〈兄弟之情、合作與協調條約〉(Treaty of Brotherhood,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雖然敘利亞首次在條約上承認黎巴嫩是獨立存在,但敘利亞仍然拒絕與黎巴嫩建立外交關係。不過黎敘兩國之間的友誼與特殊關係對兩國的生存與區域間的安定是必要條件 。
參考書目
一、 中文
1.左文化主編,《當代中東國際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10。
2.周煦編著,《敘利亞史:以阿和平的關鍵國》,台北市:三民,2003。
3.王新剛,《敘利亞和黎巴嫩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二、 英文
1. Weinberger, Naomi Joy, Syria Intervention in Lebanon: The 1975-1976 Civil W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 Mackey, Sandra, Lebanon: the death of a nation, Congdon and Weed, Inc 1987.
3. Glubb, John Bagot , Syria Lebanon Jordan, New York: Walker and Company, 1967.
4. Haag, Michael, Syria and Lebanon, The Globe Pequot Press, 1995.
5. Edited by Choueiri, Youssef M., State and Society in Syria and Lebanon, St. Martin’s Press, 1993.
三、 網站
1.〈www.Islamonline.com〉
- Jul 17 Mon 2006 23:52
黎巴嫩與敘利亞雙邊關係之研究:以1975年敘利亞介入黎巴嫩內戰為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